在红山区长青街道五金小区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工人们分工协作、有序施工。居民白希锋赞叹道:“改造后的变化有目共睹,自来水工程升级了,路面硬化了,车位增加了,环境更是变好了,大家都特别满意!”路面整洁、车位有序,这个焕然一新的小区,正是红山区老旧小区改造的生动缩影。
红山区是内蒙古赤峰市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之一,建成年代早,2005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有553个,占全市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总量的43%。为加快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抢抓新一轮城市发展机遇,红山区以“城市功能升级行动”为抓手,高起点谋划、高水平保障、高标准实施,因地制宜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计改造老旧小区676万平方米,整体改造面积位居全市首位。
赤峰市红山区哈达街道农行小区改造现场(刘宇 摄)
高起点谋划,绘就幸福宜居新图景
红山区紧扣发展要求、城市需求、群众诉求,以“三聚焦”抓手高起点谋划,将民生福祉的增进贯穿始终,正逐步勾勒出幸福宜居的城市新图景。
聚焦发展要求保标准,红山区以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为目标,全面梳理老旧小区资源,超前规划未来发展需要,集中配置谋划改造项目,提前预埋电力管线和通讯孔道,避免后续施工重复开挖;结合实际采用双玻LOW-E玻璃中空氩气塑钢窗代替传统窗户,实现建筑“减负增温”;加强温暖工程雨季施工管理,在主要人车出行道路设置砂砾垫层保障人员出行……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助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高效推进,让小区既能“面子”好看,又能“里子”好住。
聚焦城市发展优布局,红山区瞄准城市基础设施短板,率先在全市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同步推进分类垃圾箱规范设置、架空线路入地、更新消防设施等,使新建环境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匹配。不止于硬件升级,红山区更把民生温度融入改造细节,将老旧小区改造与社区居民服务中心配建一体推进,提供日间照料、配餐等多样性社区生活服务,做到“让城市不仅有高度,更有温度”。
“以前雨季时候,下雨就会有污水。”家住红山区的居民梁建宇感慨道,“我们反映困难,改造工程就把问题解决了,现在日子越过越舒心!”
聚焦群众诉求定项目,红山区坚持问需于民,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主导作用,做到小区改造政策宣传、入户走访、征求意见“三个全覆盖”,借助“党群议事会”等交流平台,组织项目实施单位和居民代表进行座谈,由小区居民“照单点菜”自主确定改造项目,细化改造清单18项,把准群众诉求“脉搏”,让改造项目真正贴合群众心意。
高水平保障,筑牢民生福祉硬支撑
为确保改造工程高质量完成,红山区从统筹协调入手,全面整合改造工作。探索集中办公、简化手续、容缺受理工作模式,建立联动机制,凝聚工作合力。截至目前,老旧小区改造手续已由7项精简至3项,允许容缺用地规划、建设工程规划手续2项,最大限度压缩了开工时限。
“红山区始终秉持集约高效的城市发展理念,在改造工作中科学规划路径,围绕综合改造、节约成本的核心要求,我们积极对接上级有关部门,深刻研究‘城市更新’、‘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政策导向,认真谋划民生项目,全力做好资金争取,为整体改造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有效保障。”红山区住建局局长刘金波介绍道。
据了解,2022—2024年间全区共谋划改造小区252个、楼房838栋,总建筑面积309.58万平方米,涉及居民3.6万户。2025年计划再改造老旧小区34个、楼房136栋、总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投入资金3.94亿元。
高标准实施,提升改造品质新维度
在实施基础类改造的同时,红山区同步按下智慧社区建设“快进键”,快递柜、充电桩、智能停车设备等便民设施有序落地;智慧社区时空大数据平台平稳运行,智能周界报警系统精准守护,线上线下齐发力,让社区管理更高效、居民居住更安心。
针对老旧小区产权混乱、脱管缺管等“老大难”问题,红山区打出物业服务长效运营“组合拳”。将老旧小区改造与物业管理市场化改革配套进行,为无物业小区公开招标引入物业公司,根据居民满意度签约。
“社区党组织牵头架起沟通桥,已成功引入玖东物业,覆盖滨河、邮电、金泰等4个弃管小区,1455户居民就此告别‘没人管’,享上了物业服务。”西屯街道六西街社区党委副书记郭鑫欣慰地说道。与此同时,依托物业监管平台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机制,细化评价标准并开展“每月一测”满意度测评,以精准监管引导物业企业规范发展,让物业服务既有温度又有力度。
为确保改造工作落到实处,红山区还构建起多方联动的监管工作机制。施工前,公示工程建设内容及标准,让群众对改造“家底”一目了然,保障知情权;施工中,严格开展资金审查,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确保工程质量过硬;施工后,深入调研听民意、追溯根源补短板、精准整改提品质,用扎实举措提升群众满意度。截至目前,涉改小区居民满意率达90%以上,一张张笑脸成为老旧小区改造最亮眼的“成绩单”。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城市更新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拼图,更是承载万千群众民生福祉的关键工程。从“面子”延伸到“里子”,从“愿景”跨越到“现实”,一个个老旧小区抹去了时光留下的印记,焕发出勃勃生机,带给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红山区将继续持续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让老旧小区实现华丽蜕变,从内到外焕发出新活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增添色彩。(刘宇 许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