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即将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
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连日来,长沙各部门各单位全方位抓学习抓部署,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的热潮。
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涉及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的内容十分丰富,都是“国之大者”。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立足“两统一”职责,抬高坐标、创新实干,努力为长沙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彰显新担当、作出新贡献。
坚持从发展全局着眼,进一步优化城市战略格局。以贯彻实施《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引领,主动服务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等重大战略,始终紧扣“三个高地”、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需要,积极引导交通、能源、算力等重大设施布局建设,精心打造功能复合、特色鲜明的重点城市片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生态安全底线,不断提升特大城市的综合承载力、要素集聚力、辐射带动力。
坚持向实体经济聚焦,进一步支撑城市能级跃升。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持续完善湘江东岸先进制造业走廊、湘江西岸科创走廊布局,切实把宝贵的增量空间优先向“一城一区三基地”和国家级、省级园区倾斜,全力保障战略性科创平台加速落地,引导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着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构建更高质量、更具实力的高能级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本,进一步厚植城市幸福底色。持续优化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文体有获的民生设施均衡布局体系,支持打造“15分钟生活圈”,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有力有效做好存量提质增效文章,加快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坚持不懈抓好城市文脉赓续和“一江两岸”风貌管控,不断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洲城”特色品牌。
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同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有机结合,做到学习全面覆盖,谋划深入细致,落实不打折扣,为长沙城市发展迈向更高质量、实现更大跨越打下坚实基础、作出更大贡献。
坚持以理论武装推动事业发展。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充分运用好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载体,分层分级开展宣贯,宏观微观维度贯通领悟,局领导班子成员、处室长均围绕实际工作学理论用理论讲理论,全局系统党员干部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凝心聚力、实干担当,全面推动全市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规划蓝图转化为发展实绩。聚焦四大方向系统推进住建领域“十五五”规划,夯实基础、全面发力。一是围绕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编制实施住房发展规划,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解决好“人房地钱”问题,推动房地产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二是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制定实施智能建造与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规划;三是围绕城市更新与内涵式增长,编制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安全韧性城市和现代化都市圈;四是围绕“双碳”目标,制定实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韧性宜居城市。瞄准重点任务,在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上下功夫。继续守牢“五条底线”,实施“六个整治”,巩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安全态势;以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城区排水管网等城市更新,全面排查隐患、补齐短板;以“158”工程为基,系统整合、综合运用住建领域在智能建造、建设施工、房产销售、城市运维、房屋安全、物业管理等多方面的智慧化成果和数据资源,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创新,加速建设现代化韧性宜居人民城市。
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将紧扣“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有关要求,深学细悟、笃行实干。
当好学习宣传的“排头兵”。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学习、宣传、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支部、进班组、进项目,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长沙凝聚强大合力。
走好贯彻落实的“先手棋”。聚焦“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和“运输服务提质增效”两大主题,做好“建设、运营、赋能、治理”四篇文章,着力构建“一轴一廊两道四环”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打造四小时航空经济圈、米字型高铁网、现代化枢纽型港口,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长沙篇章当好开路先锋。
打好改革赋能的“攻坚战”。稳步推进交通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行“预约体检式”执法,建立“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涉企服务机制,减轻企业群众办事成本,打造高质量“三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强党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全面领导,纵深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党建,坚定不移深化出租行业综合改革,加快完善综合交通法规体系,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为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贡献长沙交通运输担当。
长沙市农业农村局:展望“十五五”新征程,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主责主业,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政策举措,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长沙奠定坚实基础。
着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筑牢发展安全根基。我们将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护机制,大力推广“一场三池”与秸秆资源化利用等绿色兴农模式。全域推动粮食“四高”技术体系落地生根,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携手院士团队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动新科技成果在长沙率先就地转化。持续优化特色产业布局,精心培育和提升区域公共品牌,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和“土特产”资源价值,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着力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我们将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一目标,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让干净整洁、生态宜居成为长沙乡村的普遍形态。同时,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切实提升农村居民的居住品质和生活质量,绘就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画卷。
着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迈向共同富裕目标。促进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我们将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稳定经营性、工资性收入的同时,重点在增加财产性收入上寻求新突破。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动农村闲置资源盘活利用,推广“城乡对接、村社互进”“乡村CEO”等成功经验,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平等交换,稳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