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住建资讯网!
住建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话题 > 看!河南如何为城市发展探出新路

看!河南如何为城市发展探出新路

发布时间:2025-10-30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从“乡土中国”到“城市中国”,改革开放40余载,城镇化浪潮奔涌向前。如今,全国已有约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城市安居乐业,亿万人民的生活随时代变迁、城市发展而深刻变革。

  可以说,城市的发展变化,折射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与转型。然而,当规模扩张触及边界、内涵提升成为新命题,城市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河南又如何以城市之变,促进社会之变、民生之变?

  10月17日,省委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科学谋划推进城市工作,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发展规律、具有河南特色的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城市发展亟须“换挡提质”

  城市的发展,不只是楼宇的崛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城市往往集聚了众多资源要素,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当今世界的竞争,首先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较量。“十四五”以来,河南新增城镇常住人口287万人,全省城市数量达38个,郑州发展成为特大城市。以郑州为核心的郑州都市圈,2024年经济总量达2.53万亿元,占当年全省总量的39.7%。

  城市在区域和国家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被称作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深化改革创新的“主阵地”、国际竞争合作的“桥头堡”。

  但快速的发展也伴随着许多“成长的烦恼”: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流动人口多、群众诉求多元等治理问题接踵而至。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正从“有没有”转为“好不好”。这一转变,呼唤着城市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

  今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作出“两个转向”的重大判断,为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及时转变城市工作的理念、思路和路径,早谋划、早行动,组织各部门深入开展城市工作调查研究,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

  以“新格局”绘就“新篇章”

  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饶,但各地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发展水平、基础条件不同,发展的重点、难点也不相同。如何避免出现“千城一面”?

  必须立足全省山水、交通、人文等资源禀赋,主动融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找准路子、突出特色,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各城市差异竞争、错位发展。

  为此,河南提出,加快构建“一主两副、一圈两带、四域多点”的发展格局,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和郑州都市圈为引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体系。

  在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每天仅化妆品就有数十万单跨境电商包裹在这里集散、分拨。“空陆数海”丝绸之路,让郑州成为“买全球、卖全球”的重要枢纽。

  凭借“牡丹花都”的独特魅力和“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洛阳持续抓好文商旅特色街区建设,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如今,这座城市已拥有1200余家汉服体验馆,城市民宿主体达1248家,跻身国内旅游城市“顶流”。

  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南阳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和创新动力,推动企业实现“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网加速织密,A级物流企业数量跃居全省第二,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集聚效应愈发明显。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9.83亿元,同比增长6.3%。

  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洛阳、南阳两大副中心城市为两翼,河南将不断把自然区位、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和支撑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更可持续

  新形势下,城市工作的要求更高。全省在公共服务、治理精细化和城市基础设施完备性等方面,部分城市仍有待完善,一些问题亟须破解。

  城市的核心是人。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河南将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更可持续。

  建设人才友好型、青年发展型城市,壮大城市新质生产力;推进完整社区建设,构建便民惠民智慧生活圈;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统筹城市防洪与内涝治理;加强城市设计,打造郑州、开封、洛阳、安阳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城市治理成于细、贵在精。深化运用“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河南全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让群众在精细管理中感受城市温度。

  未来,河南城市将一步步实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的历史性转变。当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成为城市的新名片,亿万中原儿女将在城市发展中感受到更真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文链接:http://hnjs.henan.gov.cn/2025/10-27/323845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建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住建资讯网 zj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