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按照“四省交界中心城”功能定位,通过硬件升级与服务提质工程,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擦亮了城市颜值,实现城市与产业发展共融互生,持续书写宜居宜业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七夕”时节,家住时代奥城小区的刘梅英夫妇,在小区幸福邻里中心志愿者的引导下,免费拍摄了金婚纪念照。作为一名仅在小区居住了一年的老人,刘梅英深深感受到幸福邻里中心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牡丹区时代奥城小区居民刘梅英:“在这里感觉环境很好,很轻松,在这里玩又热闹,基本上每天下午都来,听听戏、看看电视、打打牌,挺好。”
时代奥城小区常住人口近2万人,由于小区邻近学校,小区内“一老一小”比例达45%左右。为此,南城街道党工委与社区党委联合探索出“公建民营”创新型服务模式,创新构建“1+3+N”服务管理机制。
牡丹区南城街道中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何茂坤:“物业公司、专业机构、居民群众三方齐发力,再配上养老照料、儿童托管、便民助餐、中医理疗等服务,真正把居民的需求落到实处,让幸福邻里中心成为一个有温度的生活共同体。”
持续聚焦群众关切,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出新生活,居住在柏青花园小区20年多的张书君,有着深刻的体会。
牡丹区柏青花园小区居民张书君:“这个小区始建于2003年,不管是环境上,还是管理上,问题都很多,特别是这个道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夏天蚊蝇滋生、臭气熏天。”
2024年,柏青花园小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南城街道与社区党委结合实际情况和居民意愿,合理确定改造内容、改造方案和建设标准。
牡丹区南城街道新兴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姚红军:“政府累计投资240余万元,先后做了墙体保温、水电改造、雨污分流,新安装了路灯、健身器材及监控设备,并对路面进行了硬化,现在小区环境焕然一新。”
张书君:“我们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都非常满意,都作词作诗赞美:‘旧区改造惠千家,公仆为民众口夸。感谢党恩民乐业,政府德厚映丹霞。’”
民生基础服务与产业发展融合提升,牡丹区一方面提升居住品质,一方面坚持产城并举,以产促城。在牡丹街道楼宇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根据8月份工作安排,梳理工作进度,安排下个月工作。据了解,该中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多元化推进精细服务,牡丹街道6栋商务楼宇企业入驻率提升至90%,形成了以花卉文旅产业为主,金融科技、文化创意等多种产业为辅的经济生态圈,预计年税收贡献超过3000万元。
牡丹区牡丹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岳黎阳:“我们服务中心既是政企沟通的专属空间,又是高效协同的服务平台。目前,我们共服务79家企业,对企业精准画像,建立档案,每月集中走访一次,协调对接物业、税务、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部门。成立半年来,已协调解决各种服务事项50多项。”
从“基础服务”到“品牌矩阵”,从“物理空间”到“情感纽带”,从“平行企业”到“空中园区”,近年来,对照全市“四省交界中心城”功能定位,牡丹区围绕社会工作、城市工作开展专题学习调研活动,认真总结归纳经验做法,梳理分析困难问题,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多元化推进城市服务,健全新型城镇化要素支撑体系,真正把牡丹区建设成为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区、舒适美丽的宜居城区、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区、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区,持续书写宜居宜业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上一篇:鞍山展现宜居韧性智慧时代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