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住建资讯网!
住建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经典案例 > 创新改造老旧小区 共同营造完整社区

创新改造老旧小区 共同营造完整社区

发布时间:2024-04-05作者:佚名来源: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在中国新型城镇化下半场,以人民需求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城市建设工作的主旋律,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老旧小区普遍位于城市核心区段,具有集中连片的特点,往往临近核心的教育、文化资源,是存量时期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但大多存在人口密度高、设施欠账严重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基层自治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基础。通过社区这个平台,办好民生实事和公共事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是中国特色基层治理的显著优势。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行动,科学营造完整社区,完善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配套服务设施,是有效保障“一老一小”需求的重要举措。

  基本点:延续文化记忆

  老旧小区的建设年代和地理位置决定其承载着城市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是城市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许多老旧小区是地方企业、文化单位的职工宿舍区,小区的建设和发展见证了老住户从青春年华到两鬓霜染。面对各地区、各时期、规模大小各有差异的小区基本情况,如果只采用标准化老旧小区改造模式,忽略小区自身的文化特色,会产生小区“千篇一律”的现象,也抹掉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

  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通过采用“一小区一方案”的原则,根据小区特点和实际情况,在保护历史建筑、保留传统风貌建筑、文化场所的基础上,提炼主题文化元素,将其运用在建筑细部、景观设施中,实现保留小区文化记忆、塑造街区文化标识、传承城市文化传统的目标。同时,保留和传承老旧小区文化印记也能让老住户找到归属感,唤起居民共情,增强社区凝聚力。

  着眼点:引导群众参与

  老旧小区改造应以人民群众安居为基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以人民群众为工作第一服务对象。因此,引导小区居民参与共同缔造工作尤为重要。在制定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方案时,自上而下的宏观思路能为工作确立核心方向,而具体的改造内容则需要自下而上结合居民的实际需求和想法来制定,从而帮助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把更新工作做到居民的心窝里,提高老旧小区改造的服务效率。

  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应结合社区走访、座谈、调研问卷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众参与模式,同时涵盖全年龄段居民,分别制定对应的工作方案,将居民提出的改造更新需要切实落实到实施过程中。居民高度的参与感同样有助于增强共同维护意识。例如,可以通过建立干群“共同缔造”长效管理机制,让居民成为小区改造和维护工作的主人翁,打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场景。

  发力点:关注“一老一小”

  目前老旧小区的主要人群类型以退休职工为主,加上当前子女交由长辈照顾的社会现象,老旧小区开始呈现出“一老一小”的人群分布特征。但由于老旧小区建设年代较远,小区规划建设水平不高,普遍缺乏无障碍的“适老”环境和儿童安全上下学、游玩的“宜少”空间。

  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适老化及适儿化改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顺应居民美好生活需要。例如,结合改造因地制宜推进小区活动场地、绿地、道路等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的适老化、适儿化改造,规划保障上学和放学安全的“通学路”,提升老旧小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以及老年人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同时,以老旧小区改造为更新载体,建设养老、托育、助餐等社区服务设施,完善老旧小区“一老一小”服务功能,实现完整社区建设工作。

  破题点:归并整合联动改造

  老旧小区往往分布在人口密度较高的老城区,周边用地资源较为紧张,单一小区内无法实现服务设施的增补。独立推进单一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可能会导致某一小区无法满足居民增补服务设施的需求。因此建议开展城镇老旧小区区域化改造提升工作,鼓励引导各县(市、区)以街道或社区为单位,对区域内有共同改造需求的城镇老旧小区实施归并整合、联动改造,形成区域总体更新方案。

  在制定区域总体改造更新方案时,应针对既有住区内部的配建空间开展资源盘点,利用闲置空间、低效用地,增设停车位、充电桩、口袋公园等各类生活配套设施。合理有效结合社区建设工作的相关支持政策,例如,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作,支持在具备条件的社区,实施拆除重建、腾退补建等工作,在整合社区用房、产权置换、征收等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合理利用既有住区已配建的低效闲置资源,置入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儿童托管和社区助餐等建设内容。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有效提升改造质效,破解部分小区规模小、分布散、空间乱等难题,共同营造完整社区。

  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原文链接:http://jsszfhcxjst.jiangsu.gov.cn/art/2024/4/1/art_81995_112090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建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住建资讯网 zj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